本篇博客我们就来详细的聊一下HTTP协议的常用头部字段,当然我们将其分为请求头和响应头进行阐述。下方是报文头每个字段的格式,首先是头部字段的名称,如Accept,冒号后方紧跟的是该字段名所对应的值,每个值之间有逗号分隔。如果该值需要优先级,那么在值的后方跟上优先级q=0.8(q的值由0~1,优先级从低到高)。值与优先级中间由分号相隔。

头部字段名:值1, 值2;q=0.8 

下方就是截取的网络请求中Request Headers的部分内容。红框中的Accept-Language就是头部字段名,冒号后边就是该字段相应的值了。如下所示: 

  大学生就业培训,高中生培训,在职人员转行培训,企业团训

HTTP头部字段可以分为通用头部字段,请求头部字段,响应头部字段以及实体头部字段,下方会给出详细的介绍。

 

一.通用头部字段 (General Header Fields)

该字段在请求头和响应头都会使用到,下方是常用的通用头部字段:

1、Cache-Control

用来操作缓存的工作机制,下方截图响应头中的的Cache-Control的参数为private和max-age=10。private缓存是私有的,仅像特定用户提供相应的缓存信息。如果是public,那么就意味着可向任意方提供相应的缓存信息。max-age = 10表示缓存有效期为10秒。从下方的Expires(过期时间)和Last-Modified(最后修改时间)就可以看出,这两者之间的差值正好是10秒。

该字段还可以对应其他的参数: